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哥窑的一大特色,因为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泛起一种天然开裂的现象 ,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渗出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金丝铁线
南宋时,处州人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浙江龙泉县建窑制瓷,兄建造的窑为哥窑,弟建的窑为龙泉窑。哥窑极负盛名,同汝、官、定、钧并为宋五大名窑。哥窑列入宋代名窑,始于明宣德年间《宣德鼎彝谱》。其窑址迄今未被发现,其“身世”扑朔迷离,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历史之谜”。哥窑属官办瓷窑,供宫廷用,主要为陈设礼器之类。
相传哥哥章生一厚道勤奋,且烧制技术高超,深得其父章村根真传,誉满天下。弟章生二嫉而生妒意,为毁其申明,趁哥不备在其釉缸中添加很多草木灰。烧好后开窑一看,哥惊呆了,瓷器釉面全部开裂,他欲哭无泪,只好拿到市场处理。没想到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器令人线人一新,颇得文人雅士赞赏。其“金丝铁线”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为众人所推崇。
胎釉
哥窑纹片,多数呈“金丝铁线”,也有仅为单色“金丝”或“铁线”者。纹片颜色有鳝血、浅黄、黑灰等,开片外形各异,常见的有百极碎、鱼子纹、蟹爪纹、网状纹等金丝铁线瓷器胎质有瓷胎、砂胎两种,因其胎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灰色、深灰色、浅灰色等。哥窑胎质坚密,足底多露胎。其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平均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釉表均为失透的乳浊釉呈现酥油光泽,釉色常见的有奶白、米白、粉青、奶酪黄、灰绿等。釉面大都有纹片,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天然变化,大纹片粗似铁黑褐色,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特效果。哥窑器物多数为“紫口铁足”,但并非每件器皿都有,一般来说胎质黑灰、深灰色的呈铁足,而多数浅灰色、白黄色器物或满釉裹足者则既无“铁足”亦无“紫口”。所以,我们在鉴定哥窑瓷器时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方面综合判定。
着色
哥窑在烧成后常用人工方法把纹片着色。着色剂有墨汁、茶叶汁、没食子酸等有色液体。大纹片因为粗而深,着色剂很轻易渗透渗出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十分醒目,小纹片因为细而浅,着色剂不轻易渗透渗出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浅。深色纹片与浅色纹片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装饰效果很强。为了使大纹片与小纹片的色调反差更加显著,也可以分二次着色,第一次刚出窑时用色调深一些的着色剂着色,过一段时间,待小纹片大部门泛起后再用色调浅一些的着色剂着色。用这样的方法着色,两种纹片的色调反差比一次着色更加显著。中国古代哥窑和仿哥釉的“金丝铁线”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法着色而成。
近代陶艺家为了制造新的纹片釉品种,还设计出别的着色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含铁的液体着色,然后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烧一次,在高温下,铁着色剂在纹片中向周围扩散同时受到氧化,出窑后纹片处成晕散状,别有风味,这种方法中国古代没有用过。
阅读来源:铁线工艺品厂家 www.chengyiart.com
08-02
江门铁线工艺:整体橱柜不锈钢拉篮的选购办法小知识
(1)特色 厨房里的物品是我们天天接触最为一再的,厨房里的用具也是日常日子中种类最多的, 一日三餐少不了厨房的搬搬挪挪,更免不了锅碗瓢盆的进进出出.如何在这么一个一再动作的空间树立一种杰出的日子次第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烦恼.而这种烦恼只有靠铁线工艺品拉篮,将各种物品予以收纳怀中,没有一点点怨言. 拉篮具有较大的储物空间,而且能够合理的切分空间,使各种物品和用具各得其所。他们不仅能最大极限的运
04-06
铁线工艺品厂家告诉你家居清洁的好办法
家居清洁是让人心烦的事之一,不是收拾不洁净,便是损坏了家居商品的表面。不过,假设学会合理运用身边的清洁日用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用牙膏清洁冰箱 牙膏家家都有,除了清洁牙齿和口腔,牙膏还可以除去冰箱外壳的通常污垢。因为牙膏中富含研摩剂,去污力十分强。办法很简单,用软布蘸少量牙膏逐渐擦试,假设污迹较顽固,可多挤一遍牙膏再用布重复擦试,冰箱即会恢复亮光。 2、柠檬除去顽污渍很有用
03-28
2018年4月展会邀请
尊敬的客户,您好!我司将会参加香港家庭用品展&第123届二期的广交会,欢迎届时前来参观。★香港家庭用品展展位号:1E-F30/32日期:2018.04.20-2018.04.23★广交会二期展位号:16.3H24-25日期:2018.04.23-2018.04.27期待与您的会面!谢谢.
02-20
绿松石的产地、分类
绿松石为矿藏学上的称号,“松石”是绿松石的技术称号,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的基性磷酸盐,化学成分为CuAe6[po4]4[OH]8·5H2O。是一种表生条件下由含铜水溶液与含氧化铝矿藏(长石等)及含磷矿藏(磷灰石)的岩石作用后,在裂隙中沉积而成的矿藏。在自然界中只要天蓝色的绿松石挨近理论值。绿松石是中国近代称号,始见于《清会典图考》文献中:“皇帝朝珠杂